欢迎您来实习就业网

手机APP
当前位置 首页 > 职场薪闻 > 职业指导 > 职场前线 > 疫情让青年从时尚消费 转向务实了?
疫情让青年从时尚消费 转向务实了?
作者:实习生 时间:2020/6/19 阅读:3837次
实习就业网(www.shsxjy.com)实习生导语: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中国人在3-4个月的时间回归家庭,过上了一日三餐在家的生活。对很多人来说,这种体验成年以后就从来没有过。和之前忙忙碌碌的生活相比,原本想象中十分无聊的居家生活,有着层次感更丰富的体验。

有一些年前跳槽的职场人,想到趁此机会好好休息一段时间也是好事,随着疫情的延长,大家都觉得闷得慌,不知道疫情何时结束,口袋的里面钱想着还是节约一点花,更长的时间宅在家里,不用想着请客吃饭请谁不请谁了,电话能解决的事情不用舟车劳顿跑一趟了,漂亮衣服也不需要那么多件了。

一位女高管告诉我,疫情期间她终于有时间彻底清理了一次自己的衣柜,发现有很多件衣服只穿过一两次,有的甚至连标签也没有拆过,她有点困惑为什么会买那么多衣服。疫情让人们对日常的非理性消费有所惊醒,这种感受或许可以加速一种新的消费潮流的提前到来——务实消费。

疫情冲击,给年轻人的生活带来不确定性,一些“月光族”开始尝试从生活的细枝末节处学会节俭。他们在组里分享“0.9元解决一顿午饭”“自己剪头发”“自行车通勤”等省钱体验;发布“想喝奶茶求骂醒”“关闭花呗的第五个月”“0消费第一天,立帖为证”等各类求监督的帖子。

还有的交流抠门技巧。分享者津津乐道,倾听者兴趣盎然。这些年轻人比“抠”行为的背后,带有一些戏谑成分,却也蕴藏着物尽其用、拒绝过度消费的时代心理之变。安全感,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青年的消费观念。疫情期间失业在家,靠着先前的存款生活,第一次意识到了“钱”的重要性。

有位95后开始反思自己此前的消费观念——买了1000元的衬衣,就需要买1000元的裤子和1000元的鞋子去搭配,再买个2000元的包,才能显得这一身不是假货。“但实际上,我真的需要这些东西吗?”在得到否定的答案后,贾小雨决定成为一个“抠门”的人。

发生转变的原因,一方面在于她发现了父母的衰老,希望给父母攒下一笔养老钱。另一方面在于疫情带来的危机感,她希望自己以后无论何时都不被钱难住,能稳定有保障地生活。有的年轻人连续几个月零收入,不仅当前的生活品质下降,而且对未来的预期也相对降低。

95后女孩刘瑜(化名)所获颇丰。她出身于普通家庭,毕业后在广州的食品行业工作,薪资水平一般。最近,她瞄准超市打折时间和清仓区、使用返利购物软件、每天签到领积分等。她本人还在“抠组”更新着一个记账帖,事无巨细地记录每天花销。“比如我有段时间会经常买饮料喝,记账让我发现在这方面花钱太多,等再想喝的时候,就会去控制自己。”她说。

曾经,和大多90后、95后一样,刘瑜也是个“有多少就花多少”的人,一次去医院的经历彻底让她意识到攒钱的必要性。几个月前,她发烧去医院做检查,花了几百元,在等结果时,旁边有个病人正在办理住院,需要交1000元押金。“当时我心想,幸好我还有1000元余钱,幸好我没有花掉”。

随后的日子里,刘瑜有意控制自己的花费。“便宜不是我们购物的原则,需要才是。”她逐渐总结出自己奉行的消费观,也勘破了消费主义盛行背后的逻辑——很多商家以某些噱头来吸引人,“一生一定要拥有”“必备”这些词语抓住了大家的眼球,造成“这就是我需要的东西”的错觉。

其实和务实消费相对应的消费现象可以总结为欲望消费,欲望消费也可以分解为炫耀性消费、攀比性消费、补偿性消费、腐败性消费、堕落性消费等,这些消费现象的共同特征是——商品和服务的功能性被降低到十分次要的位置,消费者更希望把钱花在被人羡慕、尊敬乃至嫉恨等方面的商品和服务上。


来源:实习就业网
热门推荐